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95 (第2/2页)
柳绦婆娑招展,玉带白桥横卧碧波湖上。柳世番早知太子爽朗清举如岩上孤松,更兼身份尊贵聪明过人,少有同龄少年能站在他身旁而不失色。可此刻他身旁少年却也同样轩轩如朝霞濯濯如春月,竟丝毫不落下乘。身上内敛的锐气还比太子的招摇更得柳世番青眼一些。待细看他的眉眼,却没由来的心里一惊,心想这姿容气质竟似在哪里见过一般。李沅见他在意,笑着起身介绍,“夫子,这是我十四叔,宁王李怡。”柳世番恍然——原来是他,那确实见过不错,早些年先皇常将他带在身旁,只是那时他还小,尚没这么显眼。互相见礼之后,太子便笑道,“现下向夫子请教国是,夫子可愿意教我了吗?”柳世番却也不同他调侃,堂堂皇皇一句,“一如既往,知无不言。殿下请讲。”李沅腹诽——什么叫一如既往啊!早先你可没知无不言。但对着个正气凛然的八面玲珑着的夫子,还真没法厚着脸皮继续和他套近乎。李沅便也直奔主题,“依夫子看来,如何才能尽快平定叛乱重整山河?”柳世番竟沉默许久,才问道,“不知殿下说的尽快,以几年为期?”“……年内不成吗?”柳世番摇了摇头,叹道,“年内不成,甚至十年内也未必能成。殿下说尽快,然而臣斗胆——殿下欲平定叛乱重整山河,则务必尽缓,做好功成不必在我的准备。”却出乎柳世番的预料,眼前两个少年都没有流露出震惊、不服、恼怒不信的神色,反而相互一对视,俱都如确认了什么一般,沉寂下来。“夫子为何这么说?”柳世番道,“殿下可知此刻的局势?”李沅自然是知道的——先帝在时,历经六年平叛,朝廷终于接掌了昔年割据称雄的河朔三镇。而此时三镇全数再度叛乱割据,裴相公讨伐之却无功而返,六年之辛劳尽付诸东流。柳世番又问,“殿下可知,早先平叛花费几何?”李沅默然——府库枯竭,民力耗尽。裴相公之所以无功而返,也因朝廷财力支撑不了长久作战。“那殿下可知,三镇兵乱早已有之,为何先德宗、顺宗朝不加讨伐?”李沅已明白了他为何说“功成不必在我”。然而对他这样的男儿来说,生不能慷慨壮丽建功立业,却只能灰扑扑的为后人栽树搭桥,还真有些不是滋味。却依旧问道,“那夫子觉着,当务之急是什么?”柳世番沉默许久,才道,“殿下觉着,藩镇作乱的根源是什么?”李沅不由看了看十四郎,道,“此次叛乱,三镇有两镇都是兵将杀了藩帅,自立为帅起兵作乱。唯成德是节度使反叛,然而也唯成德最有议和之心。故而乱源不在于藩帅,而在兵将。他们无身家性命之忧,以挟兵勒索为业。若不顺承其意、厚加赏赐,便要哗变、作乱。名为兵、实为匪。”柳世番点头,道,“殿下可知这些兵匪的源头?”李沅再次看向十四郎,“失田、破产的流民。”柳世番长长叹了口气,似欣慰,似哀叹,“殿下明鉴。故而臣觉着眼下当务之急是消除兵匪之患,而欲消兵匪,则必先使民安居。”李沅没继续问下去——在他看来这实在枯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