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暴雨后的湿地生态课 I (第1/4页)
暴雨直到下午三点半才断断续续停下。
水珠从营地帐篷顶沿滑落,地面泥泞却清新,草丛被雨水洗得发亮,一层薄雾在湿地边缘轻轻缭绕。
由于涨水导致低洼区域积水、湿地通道部分被淹,下午的实地考察临时取消,改为在营地内举办一次“临时水文科普小课堂”。
**
徐兮衡换了件灰蓝色的衬衫,他结实的胸膛将衬衣撑得极满,神情恢复了平日那种沉静又专注的状态。
他在营地科研所正厅的简易白板上勾勒出一个湿地剖面图,拿着马克笔开讲:
“这场雨在气象记录中属于中型强对流天气,虽然时间不长,但对湿地系统是一次显著的输入事件。”
“大家现在看到的沼泽、泥炭地积水增加,是因为湿地具有天然的蓄水与缓释功能。简单来说,湿地就像一块巨大的‘生态海绵’。”
他在图上圈出一块区域,笔锋一顿,“而这块区域的地下水层,是整个北望湿地最关键的联结点——它连接着不同湿地单元,也影响着降水如何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。”
“湿地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它‘看起来有水’,而在于它如何把‘水’藏在看不见的地方。”
徐萱棣早早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第一排,眼睛亮亮地看着父亲讲课,不时举手补充:
“爸爸,我记得你说过,泥炭地的保水性和有机质有关,降水后会先被表层的植被储存,然后慢慢渗进泥炭层,对吧?”
徐兮衡闻言顿了顿,轻轻点头:“对,尤其是像你上次分析的那片沉积区,它有三层分明的泥炭结构,说明……”
“停停停——”程也举手,苦笑着打断,“博士您慢点儿说……我听得有点想去重考地理了。”
“他已经在我们脑子里拉了一整条河了。”林洛小声对旁边的薛天翼吐槽,“听得我脑子都发泡。”
众人一阵善意的笑声。
见大家都陷入了理解困难,伏苓起身上前,弯着眼睛开口道:“我来帮大家翻译一下‘徐博士语’。”
她拿起一张纸,指着白板上的剖面图:“简单来说——”
“刚刚下过雨,水不会直接流走,而是被‘地底下的草垫子’吸住了。它们会像海绵一样慢慢把水存起来,等天干了、阳光出来了,再一点点放出来,让周围的植物和动物都有水喝。”
“而所谓‘地下水道’,就像是湿地身体里的血管,帮不同地方传输水分。有的地方会供水,有的地方会‘吃水’,所以湿地内部是会自我调节的。”
她说得形象又生动,嘉宾们顿时恍然大悟。
“伏老师你讲得太清楚了吧!”叶悠然第一个鼓掌。
“所以这波降雨其实是利大于弊?”Annabel宋思索着问。
徐兮衡点头,接过话头:“是的。短时间内湿地承受能力很强,只要后续水位回落,不会造成长期积涝。”
“不过如果连续降雨过多,比如超出蓄水极限,还是会对湿地生物造成威胁。”
“就像人吃太多也会撑着。”伏苓笑着补充。
“理解了!”白致远点头,“湿地是个能吃又能吐的生态大胃王。”
徐萱棣看着大家反应,嘴角一扬,小声和mama咬耳朵:“我爸是不是讲得有点太严肃了?”
伏苓轻轻笑:“那他得谢你救场,要不是你先举手补充,大家现在应该已经开小差了。”
“哼哼。”萱萱得意地点点头。
帐篷外,雨后天光开始渐渐破出一层明亮,阳光在湿气中折射出一层柔和的淡金。众人窝在帐篷里围着白板听讲,热气腾腾的姜茶也端了上来,整片湿地像被洗过一般,宁静又鲜活。
【弹幕狂欢中——】
【徐博士讲课模式一开,整个帐篷都冒出公式味了哈哈哈】
【萱萱是唯一能听懂爸爸原话的天选小孩】
【伏苓一开口全员秒懂,真人·学术翻译机】
【“地底的草垫子”“生态大胃王”我笑死,太有画面感了】
【这一家三口真的配合得太默契了吧,一人讲课一人翻译一人补充,谁懂我已经磕疯】
【全班唯一认真听讲还能举手的女鹅是自家娃,徐博士你太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